自余義明(Richard Eu)的曾祖父開始在今天的馬來西亞向錫礦工出售中藥以便幫他們戒掉鴉片癮以來,其家族138年來一直在用海馬、鹿尾和冬蟲夏草熬制中藥。
但隨著年輕的消費者比他們的祖輩更為挑剔,他的公司余仁生集團(Eu Yan Sang)開始加大努力將中藥現(xiàn)代化,從改進制作過程到推出更為時髦的包裝和更方便服用的膠囊,而不是過去那種需要在家熬制的湯藥。
余義明在余仁生香港旗艦店接受采訪時表示:“在過去20多年里,我們的消費者傳統(tǒng)上都是年輕的媽媽和年紀比較大的人,但在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千禧一代市場也對中藥產生了興趣。”余仁生香港旗艦店看上去更像是沃爾格林(Walgreens)或者Boots的店面,而不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小說中的那種傳統(tǒng)藥店,香港其他中藥店仍更像后者。
“(熬中藥)非常耗時,現(xiàn)在年輕人沒有時間熬中藥,因此服用膠囊省事得多。”
中藥使用藥草和動物制品來疏通身體內阻滯的能量流動(即氣)。中藥在中國內地、香港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華人人口眾多的其他地區(qū)是非常龐大的產業(yè)。
市場研究公司歐睿(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包裝型中藥產品的市場從2011年的64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115億美元,而同期香港市場的規(guī)模從4.02億美元增至5.03億美元。
中藥企業(yè),比如余仁生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北京同仁堂(Tong Ren Tang)和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競爭對手,正在加大努力吸引年輕消費者。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國有制藥集團國藥集團(Sinopharm)的子公司。
在過去,想要一些鎮(zhèn)定補藥幫助寶寶睡覺的消費者不得不將一鍋令人完全沒有胃口的昆蟲和草藥煎上一個小時。現(xiàn)在,在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經營著190家門店并向更遠地區(qū)銷售的余仁生銷售茶葉袋包裝的中藥,只要泡兩分鐘就能服用。
中藥制造商開始把其他熱門產品制作成更方便服用的膠囊和粉劑,比如滋養(yǎng)精神的冬蟲夏草,以及護肝清肺的蛇膽汁。
他們還向從澳大利亞到美國等亞洲以外的新市場進軍,以便利用人們對自然產品和另類生活方式日益感興趣的趨勢。
同仁堂去年在美國和加拿大開了4家門店,此前還在中東和東歐地區(qū)開設了分店。同仁堂以銷售治療失眠和哮喘的靈芝菌粉而出名。
余仁生在澳大利亞開設了一家合資企業(yè),經營著名為“健康生活”的健康食品連鎖店。
中藥制造商正在努力改進生產和質量保證流程,以便說服那些被過去幾年該行業(yè)(尤其是在中國)爆發(fā)的諸多丑聞嚇住的消費者。
余義明表示:“每一行業(yè)都有欺詐,它們破壞了中藥的名聲。現(xiàn)代消費者對品質有一定的要求,而首當其沖的當然是安全問題。”
余仁生加快了現(xiàn)代化項目的進程,去年這家之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被包括該公司董事長余義明和新加坡國有投資基金淡馬錫(Temasek)在內的財團私有化,在該項交易中對其股權價值的估值達到2.69億新元(合1.95億美元)。
在位于香港最北部元朗的工廠里,余仁生通過一個檢測與提取流程加入配料,該流程由使用類似于制藥業(yè)實驗室設備的化學家們監(jiān)督。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教授胡志遠(Justin Wu)表示,新技術正幫助中藥業(yè)更好地理解中藥。胡志遠正努力讓中藥融入到現(xiàn)代醫(yī)藥體系中。
他說:“例如,我們已經成功地從中草藥中提取出活性化合物,而且也通過腦成像技術更好地理解了針灸的作用。”
但他認為,試圖復制制藥業(yè)使用的那種嚴格的檢測方式——比如隨機的臨床試驗——是被誤導了。
他說:“我們不能用橘子的標準來衡量蘋果。一些監(jiān)管西方醫(yī)藥的法律不適用于中藥。”
與此同時,艾倫•潘(Alan Poon)等傳統(tǒng)執(zhí)業(yè)醫(yī)師——這些執(zhí)業(yè)醫(yī)師如今仍是這個碎片化行業(yè)的重要力量——表示,通過將中藥制成標準化藥丸,中藥公司有可能破壞自然平衡和個性化的本質。
他在自己位于香港的具有舊時代風格的店鋪中表示:“現(xiàn)在藥丸非常流行,因為人們要工作很長時間。但如果以傳統(tǒng)方式煎熬,那些成分就更容易吸收。”艾倫•潘仍使用算盤來計算醫(yī)藥配方和發(fā)票金額。
“中國•成都五金機電指數”:http://www.peitel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