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綠油油的表面其實全是假象,薄薄一層苔蘚下面,全是冰川積水沖下來的巖屑——十分松散的碎石頭,稍稍挪一挪腳,地面就成片成片地往下滑。再仰頭一望,啊,巖屑錐的頂端居然是陡峭的懸崖,由于長期的‘冰楔作用’,大塊大塊的巖石早已崩解成無數(shù)細小的碎塊,只是一時間還沒有彼此分崩離析而已,既扶不得,也踩不得。正在躊躇間,忽然驚動了住在頭頂碎石巖臺上的小鳥,撲啦啦地紛紛起飛,在我眼前不大的一片天空中像鴿子般一圈一圈地盤旋起來,并發(fā)出好聽的類似于敲擊簧片般的琴鳴音……”自2012年以來,科普作家段煦多次深入位于北極腹地的斯瓦爾巴群島(又譯作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進行博物學考察和自然紀錄片的攝制工作,這樣驚心動魄又饒有生趣的場景在他的日記中屢屢可見! ‰m然自然環(huán)境極端惡劣,但每天行走于北極苔原之上,與白鯨、馴鹿、北極熊為伴,近距離觀察極柳、山蓼、仙女木,段煦樂在其中。日前,他的北極科考筆記《斯瓦爾巴密碼》由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結集出版。段煦希望,以北極獨特的博物世界為媒介,拉近大眾與北極的距離,吸引更多人關注和研究北極與地球環(huán)境。
到北極去,更好地認識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
在許多國人的印象中,北極是白茫茫一片的寂靜之地,只有冰川常年不化,北極熊在那里慢悠悠地散步。不過,遺憾的是,一些國內(nèi)科研機構和高校收藏的北極植物標本,很多沒有中文名稱,有的鑒定錯誤,“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情況尋?梢姡杭儼籽蚝硬菔潜睒O苔原的代表性植物,因為外貌有些像棉桃,過去國內(nèi)有人稱它“北極棉”,也有人叫它“雪絨花”;四楞巖須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杜鵑花科植物,過去有人稱它“北極白石楠”。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通過實地考察。
“北極的植物很小、很矮,像極柳這樣的樹木,也僅有3厘米高。要想觀察它們,非得趴在地上才行。觀察野生動物,最好的體位,也是趴臥在地上。”段煦說,觀察、測量、記錄和獲取北極動植物的影像資料,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常常一趴就是幾個小時,“時間久了,冰水滲透上來,無論是再厚實的防水面料也會透。沒有辦法,就只能堅持、堅持,再堅持。”
“當你獲得大自然所賜予的回報時,你會認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段煦收獲的“回報”著實不少:得到膽小的巖雷鳥的信任,獲得其采食行為及食用植物物種的第一手資料;盛夏時節(jié),領略群島沿岸盛開“花海”,這樣做的意義是,基本摸清了斯瓦爾巴群島苔原地帶高等植物的“家底”;特別是對斯瓦爾巴群島的動植物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和鑒定,并綜合國立科研機構及高校,如中科院植物所、華東師范大學生命學院等單位權威專家的意見,賦予這些生物以準確的中文名稱。
有學者指出,段煦的《斯瓦爾巴密碼》為今后赴北極考察的各學科領域專家提供了一份該地區(qū)宏觀環(huán)境的“指南”,填補了國內(nèi)北極博物學書籍的空白。
培養(yǎng)青少年的博物思維和博物胸懷
觀察、記錄、描述,“博物學”是段煦解讀北極的鑰匙。在段煦看來,盡管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使用“數(shù)學統(tǒng)計”“數(shù)理建模”等方法來進行研究,但傳統(tǒng)博物學觀察、記錄、描述的方法依然是眾多科學研究的基礎,特別在解決一些宏觀問題時,博物學的視角和方法尤為重要。
“在教育和科學傳播領域,博物學正在復興。”段煦認為,在青少年中普及極地博物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博物思維和博物胸懷,是極地科考工作的重要使命,“我們在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中傳播極地知識,是為了教育和影響我們的下一代要科學、客觀地認識我們的地球環(huán)境,以便于更好地保護和適應環(huán)境。”
“2007年,我去斯瓦爾巴參加一次科學會議,參與了由挪威科學家組織的短暫科學考察活動,并初步收集過斯瓦爾巴的有關資料。我深知《斯瓦爾巴密碼》后面一定隱藏了許多艱辛的科考經(jīng)歷,也更能體會這本書在科學普及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研究員、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蘇德辰指出,在《斯瓦爾巴密碼》出版之前,有關斯瓦爾巴的介紹幾乎都源于國外的機構和學者,而且主要為英文讀物,《斯瓦爾巴密碼》可以成為縮短中國讀者與北極距離的一個利器,讓北極不再遙遠。
|